中石油重磅发布:最具影响力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榜单!发表时间:2023-04-15 09:40 近五年最具影响力 15项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02. 深层-超深层油气地质勘探理论 03. 深水盐下油气地质勘探理论 通过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有效开发利用盐下油气藏——墨西哥湾盆地、西非海岸盆地(如刚果盆地、加蓬盆地等)、滨里海盆地、塔里木盆地等。世界盐下油气地质理论的进步与盐下油气勘探开发的突破,成为油气储量重要的增长点,对于缓解全球能源紧张局势产生了重要作用。 04. 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工作平台 基于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以及自动化技术构建的涵盖勘探、开发与生产、协同研究、经营管理等多环节、多维度、多领域的一体化平台。能够强化每个专家的经验知识,通过数据共享、成果继承及专业软件云化管理和整合应用,快速准确的进行决策,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05. 绿色能源开采稠油技术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加热冷水产生蒸汽,并将其应用到稠油开发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大幅度降低稠油热采开发过程的能耗,降低稠油开发成本,减少CO2排放50%以上,大大提高了稠油资产的经营价值,符合当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 06. “长水平井+超级压裂”技术 09. 节点地震勘探技术 10. 扫描成像测井技术 扫描成像测井技术能提供分辨率高、360°全方位覆盖的地层图像,通过不同色标显示出地层岩石物理性质的差异,具有分辨率高,地质信息量大和成像直观等突出优势,适用干解决复杂储层评价等难题。 11. 过钻杆测井技术 过钻杆存储式测井设备可穿过钻杆水眼,在钻杆上提过程实现测井作业,并将测并数据存储在井下设备中,快速安全一次下井取全取准测井资料,具有小型化、高集成性、高可靠性、高通用性等显著特征,可有效解决水平井、复杂井等测井作业遇阻遇卡难题。 13. 牙轮-PDC混合型钻头和异形齿PDC钻头 油公司、油服公司和承包商纷纷建立了远程实时决策支持中心(RTOC)监控和指导现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决策支持中心的功能日益强大。多学科专家团队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平台实时监控和指导钻井、测井、固井、压裂等现场作业,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降低综合成本。在新冠疫情期间,远程时决策支持中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未来十年最具潜力 15项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01. 智慧地质 智慧地质依托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消除数字鸿沟,整合共享数据资源,是高弹性、高效率、高可靠、高智能的“地质云”平台。可实现地质调查信息高效共享和精准服务,以及一体化、智能化、多学科地球科学信息的协同。 02. 基于量子计算的地质模拟技术 量子计算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能力,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分析油气勘探中的海量数据,提高建模精度,使油气业务更高效、更快、更安全。未来量子计算不仅影响地质勘探、油藏模拟等涉及大量数据处理、分析和建模的领域,对石油化工行业也将带来一次颠覆。 03. 数字孪生油气田全周期管理技术 04. 智慧油气田 纳米智能化学驱油技术有望成为提高采收率颠覆性战略接替技术,预期最终采收率可大幅度提高,该技术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油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地下原位改质技术被称为“地下炼厂”,具有不受地质条件限制、地下转化轻质油、高采出程度、低污染等优点,该技术一旦规模化应用,将对重质油、页岩油和油页岩开采都具有革命性意义。 实现压裂段数少、精、准,是水力压裂技术的终极目标。随着“甜点”识别、压裂监测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高精准智能压裂技术有望能够使每一级压裂都压在油气甜点上,对降本增效意义重大。 弹性波地震勘探技术以纵横波联合采集、超级计算为基础,提升多波数据处理解释、全波形反演、弹性波地震成像软件的性能,突破弹性波勘探数据量巨大、海量数据处理解释难关,最终实现全波场成像。弹性波地震成像是地球物理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弹性波地震勘探当前整体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未来应用潜力巨大。 利用声波、电磁波等测井技术,将测井作业的探测范围由现在的数十米大幅提高到井旁数百米和井间数千米,能有效填补传统测井与井间地震之间的探测空白,提供远距离、高精度的测井结果,增加对地层的认识。 当前钻井井下信号传输方式主要是泥浆脉冲和电磁波,它们的信号传输速率有限;已投入商业应用的“软连接”有缆钻杆,其信号传输率很高,但依然不能向井下供电,各自信号中继站都要配置锂电池。国外已经研制出了一种有缆供电钻杆,但尚未投入商业应用。未来有望研制出多种技术路线的有缆供电钻杆。一旦有缆供电钻杆投入商业应用,有望颠覆当前的井下信号传输方式和井下系统供电方式,升级实时储层导向,催生井下电动智能导向钻井系统。 基于有缆供电钻杆,未来将发展井下电动智能导向钻井系统,其旋转动力来自地面或井下电动钻具。因为依靠电缆供电,可大大简化其结构,不再需要涡轮发电机、编码器、解码器、泥浆脉冲发生器、CPU、数据储存器等,更容易实现导向的实时化、可视化、智能化、远程化,从而提高地质导向效率和精度。其导向原理也可以是全新的纯电动智能导向。 在大数据、云计算、5G/6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当前的远程决策支持中心将升级为远程实时智能控制中心,越来越多的现场作业,比如定向钻井、固井、压裂、井下事故处理等将在远程实时智能控制中心直接操控。 为降低海洋油气尤其是深水油气的开发成本,海洋油气生产呈现海底化趋势,也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海上生产功能模块置干海底,组成海底生产系统。海底工厂是海底生产系统的技术升级版,实现海洋油气生产的全海底化,从而进一步降低海洋油气生产成本,避免飓风等恶劣海洋环境对海洋油气生产的影响。展望未来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在海底工厂的基础上将发展智能化海底工厂,实现海洋油气生产全海底化、自动化、智能化、远程化、无人化。 |